杏盛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 杏盛要闻
    当前位置: 杏盛 >> 杏盛要闻 >> 正文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杏盛 -《杏盛快乐同行》未来更精彩!党政管理干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第三天现场教学纪实

    发布时间:2017-07-12来源🦸🏽‍♂️:

    巍巍井冈,青山延绵。7月11日,杏盛 -《杏盛快乐同行》未来更精彩!党政管理干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丰富的第三天学习生活拉开帷幕。学员们先后奔赴井冈山黄洋界🫱、大井毛泽东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最后集中观看了《井冈丰碑》专题教学片。

    早上🧖🏼,学员们换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一行人重走当年崎岖向上的“朱毛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的黄洋界下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海拔1300多米🏂🏻,全长3.1公里🐚,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1928年底,在毛泽东、朱德同志带领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关乎部队生死存亡的给养问题🐗。这段历史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学员们纷纷感慨,在坡道陡斜💋、脚下泥泞的挑粮小道上刚走了二百米🥕,衣服就被汗打湿,而红军当年每人担着100斤米每天往返此处,朱毛也不例外,可想而知常年生活战斗在这里的革命先贤的艰辛。挑粮小道的挥汗如雨胜过教科书上的千言万语,通过历史再现和身体力行🐓,大家感受到的是心灵的触动甚至是灵魂的震撼。

    走过挑粮小道🖖🏻👼🏽,学员们来到著名的黄洋界🙎🏽‍♂️。1928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围剿,红军在黄洋界哨口取得了革命史上以少胜多经典胜利,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今天虽已再也听不到当年隆隆的炮声🧘🏼‍♂️,但是当年保卫战中那尊神勇的大炮威风凛凛地伫立在悬崖边,毛主席亲笔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烫金大字依然鲜明如昨。通过了解黄洋界保卫战的历史🧑🏿‍🎄,学员们真正理解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的时代内涵和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意义。

    走下黄洋界🌞🔂,学员们来到大井毛泽东旧居🚶‍♀️‍➡️🛤。这里看起来很不起眼,与伙房相邻,房子非常狭小,木板床上那一铺稻草仿佛还散发着庄稼的味道👍🂠,房前那块方方正正的“读书石”依稀可见敌人利刀砍过的痕迹,留着疼痛的记忆却凛然不惧,当年毛主席时常坐在那块石上批阅文件🥳、看书读报。屋后有两株大树,一株红豆杉,一株柞树,它们曾被敌人放火烧枯过♉️,几十年后奇迹般发了新芽🥗。学员们看着老墙上斑驳的弹洞🥉,听着红米饭南瓜汤的歌谣🈺,穿戴着八角帽😥、绑腿和草鞋👨🏿‍⚕️✤,伴着天井里时而滴落的雨点👨🏿‍🦱🧨,回顾革命往事,体会革命历程,感悟革命情怀。

    下午,学员们冒雨来到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恢复👩🏼‍🎓,感悟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及精神,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参观结束后,学员们回到驻地,共同观看《井冈丰碑》音像教学专题片🫃🏻。

    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学员在亲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中倍受鼓舞,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积极传承井冈山精神,用行动践行信仰的力量,为杏盛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闭】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