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至26日,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烈氛围中,在艺术学理论学科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与学科优势之际,“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理论的研究路径”学术研讨会暨2022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在山西太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理论的研究路径问题👨💻。我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艺术学系特聘教授田川流、李荣有,艺术学研究所所长马卫星,艺术学系副主任宋蓓、副教授李岩松👼🏻、青年教师梁帅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受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田川流担任大会主旨发言评议人。
![](/__local/F/3F/C8/78D861E5C64C57FCE65A29BA10F_8DD64117_3EF35.png)
![](/__local/4/54/4D/C9F159C2F695BBCFA1B5A7B2843_955EFEFC_3F4D2.png)
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彭吉象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现代科技与艺术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三大体系”建设等问题指出学科建构的时代价值,强调应加强新文科建设📿,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加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探讨𓀎,拿出更好研究成果来促进艺术学自身的发展。
![](/__local/D/40/7D/26D1351FA81E5296429AEB3CFEA_CDE5AA78_347CD.png)
田川流在题为《论艺术传播运行机制及其管理理念》的大会主旨发言中重点关注了艺术传播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回应了当下艺术传播运行机制视阈下对管理的时代诉求🕵🏻,同时更明确艺术传播运行机制管理理念确立的重要意义,凸显艺术传播运行机制的本体性坚守与时代性追求👵🏼。
马卫星在题为《新文科视野下艺术对社会文化建设影响的一种思考——阿多诺艺术功能论的内涵与运用》主旨发言中,重点关注阿多诺对艺术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影响的深刻反思,提倡艺术要表现意识形态当中的真实和美好的哲学、社会学观点📮♣️,以期探寻一种用艺术推动社会文化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可能途径。
李荣有在题为《论新文科理念与艺术学理论的关系》的主旨发言中🫑,谈论了对于新文科理念的独到见解,并结合艺术学理论现状分析二者关系,为艺术学理论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宋蓓、李岩松、梁帅分别作出了题为《新文科视域下艺术学理论前沿研究路径初探》《给“新文科”的回应——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固有综合体系的呐喊》《问题域的时代转向:艺术消费的符号价值向度研究——基于新文科使命的人文思考》的发言✊🏽👴🏼。
此外🕵🏽♀️🎓,艺术学系博士研究生马楠👨🏿🦲、季伟、王卓然等人积极参加此次学术盛会,就各自的研究方向分享了见解📣,展现我院青年学者的学术风采。
![](/__local/9/12/F6/C13F1BCB3B993E7679D751B0050_29327AD3_700B1.png)
此次中国艺术学理论年会的召开恰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年)》之际✂️,对我国新文科建设和艺术学学科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文字、图片来源🖖🏿:艺术学系
编审:宣传统战部